首页 > 中国村庄 > 正文
 
二次起飞在首都中轴线上
作者 点击数:49 更新时间: 2025-08-04 来源:《中国村庄》
 
 

——北京市丰台区果园村转型升级、助推首都高质量发展纪实

北京市丰台区果园村位于天安门正南3.5公里,被誉为“天安门前第一村”。20世纪80年代起,由农业村转型为服装商贸核心区,1994年成为丰台区首个“亿元村”,1995年,创办了北京市第一家农民股份合作制经济实体——北京鑫福海工贸集团。在老书记陈重才和现任村党委书记陈涛接力带领下,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形成以商业地产为主体,服装业、建筑业、房地产开发、酒店、物流、社会保障事业等齐头并进、共同繁荣的新局面,让村民和职工真正过上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和谐幸福生活,相继获得“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幸福村”等荣誉称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首都功能定位深度调整和“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深入推进,北京市丰台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果园村-鑫福海工贸集团作为丰台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排头兵,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服务首都发展战略为牵引,与区属国企、京东等战略合作伙伴携手并进,成功实现了从传统服装批发业态向现代科技、文化、政务服务、新型商业的精彩蝶变,书写了农村集体经济融入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篇章。 

京东MALL

破茧成蝶:福成服装大厦的政务新生

曾经商户云集、人声鼎沸的福成服装大厦,关停腾退后,通过“定制改造+政府租用”的创新模式,华丽变身为“丰台区政务服务中心及图书馆”,不仅实现了45个部门、1500余项事项的“一门办理”,更以日均超3000人次的接待量,成为服务民生的新窗口,为南中轴地区树立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凤凰涅槃:大红门服装商贸城的科创重生

昔日华北地区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大红门服装商贸城,经过多方努力,关停腾退后,转型为聚焦人工智能、数字文创、国际商务等新兴产业的“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已落地高精尖企业320余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余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数字人、数字内容等细分赛道蓬勃发展,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初显,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为南中轴地区打造“首都商务新区”提供了强劲支撑。

华丽转身:临泓路工业大院的人才港湾

曾经是老旧厂房的临泓路工业大院,业态与新规划不符、环境品质不高,拆除后在原址建设集体土地租赁房项目,打造成为提供地区人才住房的“福海公寓”高端社区,配套商业、餐饮、娱乐、运动等设施,入住率达100%,有效解决了区域转型中的人才居住问题,大幅提升了辖区环境品质,成为丰台区职住平衡的典范。 

智创未来:福海国际大厦的数字跃迁 

福海国际大厦关停后,经过多方位、多角度谋划转型升级,与意向单位洽商达40余次,最终确定改造为“大红门数智产业大厦”,深入挖掘大红门地区“文化价值”、“产业价值”和“门户价值”,点亮南中轴门户,塑造南中轴品牌,打造“精品办公+活力商业”综合体,力争成为南中轴地区产业转型新地标。

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

科技赋能:京东MALL的消费新纪元

鑫福海大厦项目自建成后,由于地区规划调整,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如今已改造成为综合类消费商业体、全国最大的京东MALL,将以全新品牌形象拓展更多品类商品,构建前沿科技体验与智慧生活产品为核心的“京东MALL品质生活圈”,涵盖裸眼3D、虚拟直播、智能体验等商业内容,打造集前沿潮流、炫酷科技于一体的青年互动体验空间,为用户提供完整的一站式品质生活解决方案,将成为引领首都新型消费的重要引擎。

多年来,在不断转型发展中,果园村、鑫福海工贸集团一直坚持扛起社会责任。他们秉持“多做一件善事,企业和后代就多一份福报”的原则,从未停止公益步伐。他们着眼于全国,将爱心撒遍东西南北,从辽宁绥中、葫芦岛到海南海口,再到四川雅安,他们慰问老人、抚养孤儿、建希望小学,总行程3万多公里,为社会捐助款物累计达4000余万元。

果园村—鑫福海工贸集团的产业转型实践,生动诠释了北京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城市更新的深度融合。通过创新思路、盘活资源、优化布局,实现了集体经济质的飞跃,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展望未来,果园村—鑫福海工贸集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探索集体经济服务首都商务新区建设的新路径,在新时代首都发展蓝图中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北京市丰台区果园村供稿)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