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西部的青山绿水间,五凤垟村无疑是醒目的存在,也是周边村庄向往的标杆。返乡女青年、村党支部书记林素霞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带领村民蹚出了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从田间地头到村头巷尾,从困难帮扶到环境整治,这位扎根基层的女书记以柔肩扛起重任,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基层干部的智慧与担当。
林素霞(右)为村民上门讲解政策
产业振兴:擦亮乡土品牌,激活乡村经济
◆ 助农企业“强筋骨”
作为党组织负责人,林素霞还勇担村级产业发展带头人的重任,将“产业兴则乡村兴”的愿景落到实处。在泽雅镇政府陈国珍主任的对接下,她带领村“两委”冲破重重阻力,克服重重困难,多方牵引洽谈,引进番薯枣加工企业,延伸了本村红薯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和产业的提质升级。同时,她还推进了土地资源综合合理利用,引入现代农业技术,推动优质水稻、红薯等传统作物实现规模化种植。企业引进后,她还积极对接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帮助村内2家农业企业申请国家补贴,着力打造“高山大米”“五凤垟村红薯枣”等特色品牌,助推企业年增收超200万元。
◆ 带农产品“闯市场”
为破解农产品销路难题,林素霞化身“带货书记”,带领村民搭上电商快车。通过微信带货、社区团购、商超对接等方式,将红薯枣、锦粉、高山大米等土特产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2024年,她推荐五凤垟片区的农业企业参加邮政直播等各类平台直播,既拉进了城市和农村的距离,也让城里人了解了农村的生活和生态种植方式,甚至通过互联网直播还带动了村里农文旅的发展,吸引远近客人到村探访,也带来了农产品订单,让村里各方面的气氛都活跃起来,促进了繁荣发展。
◆ 民宿经济“添活力”
随着外来游客逐渐增多,她依托村庄依山傍水的生态优势、田园风貌和自然景观,大力统筹挖掘整合闲置农房资源,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引入社会资本打造精品民宿集群,为游客提供身心放松的健康生活方式,内设厨房、客厅、庭院、儿童游乐区、泳池、沙池、篝火、K歌、烧烤架、天幕等活动空间。她推动成立布袋民宿,统一服务标准,开发油茶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等特色项目,年均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受到市场普遍欢迎。
精心打造的口袋民宿
夯实责任:筑牢红色堡垒,主动担当作为
◆ 困难党员“暖心帮扶”
为提升村级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除了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她还将困难党员的冷暖挂在心头,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建立了“党员结对帮扶”机制,组织村“两委”定期走访慰问,为年老体弱党员修缮房屋、申请医疗补助。村民老党员林大伯感慨:“书记常来送米送油,还帮我孙子联系了助学金,真是比亲人还亲!”
◆ 抛荒地变身“致富田”
泽雅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委书记叶文才经常说:“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守护耕地,就是守护我们泽雅的未来”。面对土地撂荒问题,林素霞深刻领会上级精神,与村“两委”共同商议,内联外引,创新推行“土地流转+农企包销”模式,将200余亩抛荒地集中整治,引进农业加工企业种植西瓜、覆盆子、番薯等作物,村民既可获租金分红,还能就近务工,让曾经的抛荒地变成如今的“聚宝盆”。
生态治理:打响“村庄清洁战”,再造田园风光
◆ 环境整治“下硬功”
人居环境整治是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一环,也是发展乡村三产融合的前提,要让外面人愿意来,首先就要有个好的自然环境,这也是发展民宿、引进企业的重要配套工作。林素霞大力宣传动员,并身先士卒带领村民打响“村庄清洁战”,拆除违建棚屋2余处,推行垃圾分类积分制,修建生态污水处理池2处。她还发动党员志愿者组建“护河队”,不定期清理河道垃圾,村内溪流重现鱼虾成群的美景,村民生活和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
◆ 村庄颜值“再升级”
环境改善后,她又乘势而上,推动实施“美丽庭院”改造工程,利用废弃石磨、陶罐等怀旧器物打造景观小品,还在街巷种植紫藤、月季等花卉1.5万余株,努力打造公园型村庄。如今的五凤垟村,白墙黛瓦与田园风光相映成趣,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筑梦乡村,春华秋实。从产业振兴到民生改善,从环境治理到文化传承,她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凝聚民心,在乡村振兴的答卷上写下了铿锵有力的“巾帼篇章”。如今的五凤垟村,正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阔步前行,而她的故事,仍在青山绿水间继续生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人民政府)
《中国村庄》杂志 第5期 大学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