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村长论坛 > 正文
 
“农文旅康商”全链发展的宏福模式
作者:黄福水 点击数:39 更新时间: 2025-05-27 来源:《中国村庄》
 
 

 

作为从京郊农村成长起来的企业代表,我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产业振兴,关键在于构建“城乡融合”多链条的现代产业体系。

下面,我将从“空间重构”与“产业重塑”两个维度,分享北京宏福集团和北京郑各庄的实践探索。

空间重构:打造“四区融合”的新型城乡共同体“宏福大社区”

郑各庄村的发展历程,本质上是一部空间形态与经济形态协同演进的改革史。我们以“产城融合、四区一体”为理念,规划先行,2005年即获北京市规自委报批。在后续的发展中不断通过“腾笼换鸟”实现空间重构。区域以郑各庄村为行政村域主体,北京宏福集团是区域的产业运营主体。

文旅商区以温都水城为载体,通过康熙行宫、理亲王府等历史文化实现文化赋能,结合集团旗下现代湖湾与古风红楼酒店、金色大厅、水梦奇缘、养生会馆、红楼岛等元素,引入“一瓢”“漫心”等民宿品牌,实现强强联合。引入戏剧之城、院长大师工坊等新业态,不断提升精神消费供给,形成“文化体验+商业消费”生态圈。未来将建设大型沉浸式演出与露天角色巡游,推动文化艺术消费提升至新的高度。

高教校区吸引中央戏剧学院等多个院校入驻,通过宏福集团与中央戏剧学院校地联合打造的“戏剧之城”品牌,“校地融合”得以不断深化,区域文旅康商体综合文化元素不断提升,推动中国戏剧之城产业集聚区建设,构建”人才培养+创意孵化”生态链,让知识创新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科技新区依托国家级孵化器,集聚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企业,结合戏剧之城创业元素,形成”研发转化产业”创新走廊,先后获评国家级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未来科学城绿色核心区、中关村科技园宏福园区等诸多荣誉。

居住社区通过村民改善上楼、职工解决住房、与中国航天共建社区,因地制宜建设多个滨水步道公园等,在宏福大社区建设综合型智慧社区,并通过金手杖康养社区、宏福苑幼儿园、平西府中心小学等配套平台共享社区资源,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弱有所扶”。

郑各庄村域的宏福大社区已经实现了“一个村委会三个居委会”的服务共建,通过居委会在社区公益服务、文体活动组织、推动居民参与共建等方面的便捷优势,推动区域服务进一步灵活化、现代化、城乡融合化。

这种“四区融合”模式,打破了传统城乡二元结构,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城市文明成果,让市民在景区风光中体验品质生活。

产业重塑:构建“农文旅康商”全产业链生态

2015年,我们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探索农业现代化强国道路”的初心进军现代农业,现今实现了如下初步成就。

其一,科技赋能农业:引进荷兰智能温室技术,自主研发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光温水气肥”精准调控,破解“种得出”的技术难题;

其二,品牌引领市场:培育“宏福柿”等高端农产品品牌,构建“基地直供+社区团购+电商平台”销售网络,解决”卖得好”的市场痛点;

其三,链条延伸增值:发展番茄深加工、农业研学、康养农业等业态,构建“生产加工服务”全链条,提升“附加值”的产业维度;

其四,就业带动增收: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育现代职业农民,创造“家门口就业”的民生价值。

在内蒙古赤峰市和乌兰察布市、云南大理等地,我们创新“飞地经济”模式,将北京的技术、品牌、市场优势与当地的资源、生态、成本优势相结合,带动当地形成“温室建造、种植、管理、冷链物流、产品销售”等多产业多链条产业集群,实现“输出一个项目、带动一方发展”。

特别是在云南大理,我们在现代智慧温室农业一期二期已顺利落地实现开园的基础上,已做好农文旅康养综合体项目规划,近期将尽快推进大理园区的建设进展。

结合大理“风花雪月”优质的文旅资源要素禀赋、宏福集团旗下“宏福智慧农业、温都水城旅游、金手杖康养、戏剧之城文创、宏福孵化器科技”等诸多元素,农文旅康养融合的典型示范区即将成型。

经验启示:走好乡村振兴的”五条路”

党建引领的“主心骨“之路:坚持村庄发展、企业建设过程中“党的领导”,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让党员成为产业发展的“领头雁”。

自主创新的“典范”之路:借助国家改革开放乡村振兴的东风,通过整合自身资源,进行产城融合,推动历史文化赋能,深挖要素禀赋、模式创新,不断推动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的提升,做好政策下的创新典范。

市场主导的“造血”之路:基于本地资源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综合各项优势走出去,发展多地连锁、多元化品牌。在外埠项目对接中,创新“政府引导+民企主导+集体分享”投融机制,激活乡村资源。

从早先的宏远机施到其后的温都水城,从宏福国家级企业孵化器到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宏福主动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在市场浪潮中推动自身不断得到淬炼和提升。通过数十年不断地参与市场竞争、推动产业提升,现已实现了“农工服贸、文旅康商”综合性全产业链发展。

科技驱动的“升级”之路: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创意设计赋能乡村产业。在现代智慧温室的装配、农机、温控、籽种等多个环节做好科技的引进、消化、吸收,推动自身领域的科技赋能提升,在各自的细分领域推动科创中国建设。

共同富裕的“共享”之路:在北京宏福大社区建立“租金+薪金+分红”分配机制,让村民共享产业增值收益。在外埠各地项目,积极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推动传统农民升级为现代化产业工人,不断提升项目地农民的学习力、增收力。通过直接解决数百个家庭就业,到带动当地产业链延链补链发展,宏福以自身实践贡献了宏福“共同富裕”模式。

总而言之,各位同仁,乡村振兴是一场需要久久为功的接力赛。宏福集团和郑各庄村将继续在宏福大社区以“四区融合”重塑空间格局,在全国多地、多点、多元化以“全链发展”激活产业动能,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中,贡献更多“宏福智慧”。

最后,借用《礼记》的智慧与大家共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谱写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壮美诗篇!

(作者系北京市昌平区郑各庄村第一书记)

《中国村庄》杂志  5  特别报道·“村长”论坛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