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亩油菜花海春季吸引游客超43万人次
春溪暗涨,万象更新。雨水过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田间的油菜初染金黄,已可瞥见春日的繁华。位于长沙市最北端的茶亭镇,总面积116.4平方公里,辖13个村(社区),是典型的纯农业乡镇,也是少有的全地形乡镇,东依九峰有崇山环翠,西枕湘江有平畴沃野,全镇耕地面积46264.65亩,2024年完成粮食生产面积9.95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4.48万吨,超额完成省市区下达的稳粮保供任务,实现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品质“三量齐升”。春耕春灌、智能育秧、粮食丰收、田间管理等粮食生产工作举措6次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等栏目报道。近年来,茶亭镇立足农业乡镇“生态涵养区”定位,紧盯全年粮食生产任务,聚力“四高”举措,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打造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从“靠天”到“靠人”,高站位责任共担
茶亭镇以党政同责为犁铧,深耕粮食安全责任田,通过政策甘霖精准滴灌,激活农民“攥紧锄头、守好粮仓”的内生动力。
一是责任压实精准发力。茶亭镇坚持党政同责,提升抓粮新站位。党委书记亲自调度、一线指导春耕备耕,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到村、到组、到丘块、到人,确保全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99万亩以上。清单化抓实“非农化”“非粮化”整改,把“国之大者”政治责任压紧压实。
二是全员行动协同发力。新年伊始,茶亭镇坚持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组织召开一场覆盖村民组长的千人大会,详细解读粮食生产一揽子政策,全力以赴打好粮食生产的“第一仗”。镇党委牵头编制《茶亭农事日历》,科学指导全年农事生产,8位镇级农技骨干、13位村级农技员实行分级包联,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技服务,累计培训农户450人次,印发技术明白卡1300份。依托党员冬春训、青年干部“惜字学院”精品课程等平台开设农技课堂,形成知农爱农护农良好氛围,激发全民投身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三是政策扶持定向发力。茶亭镇立足“稻油轮作万亩示范区”与“双季稻主产区”实际,创新制定《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2025年粮食生产扶持方案》,在上级奖补的基础上,由镇财政自主投入奖补资金近100万元对落实扩双增面、单产提升、稻油轮作的新型经营主体给予差异化奖补,并在千人大会上对2024年获奖的34位优秀种粮大户进行现场颁奖,让农民种粮有钱挣、能得利,充分激发种粮积极性。
从“会种”到“慧种”,高质效科技赋能
茶亭镇以新质生产力为春耕春管注入新动能,加快推广一批新技术、布局一批新产业,助推传统农业从“看天吃饭”向“知天管理”转型升级。
一是新农民汇聚兴农力量。茶亭镇不遗余力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激励,推荐种粮人才享受高层次人才计划待遇,支持农民申报高级职称,让更多“土专家”拥有“真头衔”;对落实单产提升的种粮标兵给予最高5万元奖励的“真金白银”,让农民从事粮食生产更加体面、更有前途、更有成就。培育姚鹏飞、谭新龙等一批“用手机育秧,穿皮鞋种田”的农民,搭建起“智能化装备+数字化管理+品牌化经营”的全链条生产模式,带动300余户农户转变生产方式,辐射面积近2万亩,加速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二是新技术助力稳产增产。聚焦优质品种选育,2024年引进碧盈泰米超级稻研发公司落户茶亭,为全镇因地制宜选种育种提供技术方案。聚焦智慧农业推广,重点推广集中育秧、机播机插机抛,全镇培育育秧连栋大棚11栋,智能化育秧工厂2座,面积近3.5万平方米,单季服务大田面积约6.5万亩,智慧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覆盖全镇,水稻种管收综合机械化服务水平达到95%以上,推动春耕春管提档加速。
三是新产业助力提质增效。茶亭镇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现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家(创鸿、林熹、湘水湾、黄药子),建成家庭农场95家、农民合作社124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18家。建立一条“从一颗种到一粒米”全过程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的产业链,逐步构建生产标准化、品种优质化、作业机械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管理数字化、功能多元化的粮食生产体系。
从“农田”到“良田”,高标准夯本筑基
茶亭镇因地制宜推动农业设施升级,破解丘陵山区耕地碎片化、高差大、灌溉难等问题,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以高标准农田破丘陵山区耕作难题。茶亭镇紧扣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布局,2019-2023年集中连片建成高标准农田2.8万亩,2024年着眼丘陵山区耕作难题,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6000亩,茶亭镇以“先流转,后建设”的模式完成田块整治2640亩,有效提升山区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修筑骨干灌排渠道104条42.6千米,将广种薄收的“望天田”变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田”。项目从选址设计、建设实施到验收交付,由村民全过程参与、全方位监督,预计2025年3月底完成建设,服务春耕,建成后可实现水肥利用率提升20%,粮食产能提高15%,带动亩均节本增效600余元。
二是以水利设施升级破解春灌难题。茶亭镇紧盯农业灌溉短板,摸清农田水利项目计划底数。年初建立水利秋冬修预备项目库,谋划洋沙河等主干河渠整治、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项目,做到“谋划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2024年秋冬修完成洋沙河望城区段治理7.069km,新增改善灌溉面积5000余亩,修整护砌山塘150口,提升蓄水能力185万方,更新改造机台14处,为农田春灌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保障。

粮食生产千人大会表彰种粮标兵
从“农区”到“景区”,高品质融合蝶变
茶亭镇科学统筹全镇粮食结构,十二载精耕“稻油”轮作,从百亩试点到万亩示范,凭借“花海经济”走出一条集生态农业、创意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一是科学规划标准种植。茶亭镇有序铺排万亩良田冬种计划,综合区域、株高、产量等标准差异化制定油菜种植奖补政策,实现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精选晶油一号、庆油三号等高出油率品种,采用智能温控大棚集中育秧、机插移栽,秧苗成活率提升20%,种植效率提高32%,建成长沙市稻油轮作万亩示范区。
二是农旅融合助力振兴。茶亭坚持集群发展“破圈”,依托茶亭花海打造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片,惜字学院、石渚河水文化广场、花海游步道等16项配套建设连片成景,成功创建“茶亭花海AAA景区”。以农旅融合“出圈”,连续五年举办花海文化艺术季系列活动,2023年承办湖南省油菜花节(长沙分会场),凭借独特的花海赛道,吸引湖南首个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欢乐跑长期落户茶亭,32处网红打卡点、28场文化演出,45处多元业态的庭院经济,茶亭花海旅游线路代表全省亮相2024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春季)推介活动,春季接待游客超43万人次,带动增收2300余万元。
春到田间勤者先。2025年,茶亭镇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认真落实区委“一二三六”发展思路,锚定望城“产粮大区”定位,紧抓关键农时,强化工作举措,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在农旅融合上做文章,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站在新起点,茶亭镇将以“粮仓”为纸、“科技”为笔、“融合”为墨,在湘江之畔续写“春耕秋实”的丰收篇章,为“端牢中国饭碗”注入更多“茶亭智慧”。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