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村庄 > 正文
 
建昌营村:老典型华丽转身更青春
作者 点击数:480 更新时间: 2020-01-19 来源:《中国村庄》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建昌营村位于赤峰市东35公里,是元宝山区66个行政村之一,村域面积6.66平方公里。建昌营村是典型工农结合行政村,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没有“分田到户”的村。全村共计11个村民组,2387户、6396人,有村办集体企业7家,服务单位5个,个体私营企业328家。1995年成立村党委,目前村党委下设6个联合党支部,共有党员203人。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小康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18年末,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2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9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8万元。

    建昌营村曾一度拥有两个煤矿、一家热电公司、一家铜业产品公司以及建筑公司、装潢公司、塑钢门窗厂、油漆厂和建材公司等11家村办企业,90%村民是产业工人,被媒体称为“草原华西村”。改革开放40年来,建昌营村立足煤炭资源禀赋,坚持走发展集体经济之路,大力兴办集体企业,实现了全体村民的共同富裕,也成为内蒙古农村改革开放成就的印证和缩影。但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以及市场的不景气,导致村办企业效益大幅下滑。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对此,村“两委”班子意识到:过去建昌营发展靠的就是改革,如今发展遇到困难,更要跟上改革的步伐,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方式,以更大的担当和智慧趟出建昌营村发展新路子。

    “转”土地经营模式让黄土变“金”

    农民靠地吃饭。土地,承载着农民的生计和希望。建昌营村自上世纪80年代一直实行集体经营耕种,人均耕地不足0.6亩,一度陷入“人多地少生产效率低下”的困境。如何使有限的耕地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该村进行了大胆摸索尝试。

    2016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决定打破持续30多年的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为此,“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用了整整一个月时间挨家走访摸实情况,经村民代表表决,对3182亩耕地集体土地经营权以公开竞拍的方式进行流转,显著提高了现有土地的利用价值。当时,每亩地最高价拍到了1300元,仅此一项就使村民收入每年增加近300万元,而且村民既从土地中分得流转金,还能以产业工人的身份重返土地,一举三得。

    通过转变土地经营模式,土地活力被进一步激发,这一重大转变也为全村调整完善产业结构,向多业并举的转型之路迈出重要一步。

    2018416日,建昌营村与和润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签署中国北方国际种苗特色小镇项目合作协议,通过集中流转土地1600多亩,搭上了以产业为支撑的乡村振兴快车。

    中国北方国际种苗特色小镇项目是元宝山区委、区政府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践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产物。小镇以和润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中心,以建昌营村、四合村、王家店村等为发展腹地,总规划面积3.04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17.7亿元。20192月,元宝山国际种苗特色小镇成功进入自治区首批12家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培育名单。同时以种苗特色小镇为重要建设项目的元宝山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通过国家发改委认定,小镇坚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工业化为动力、国际化为目标,城镇化为载体、信息化为手段的“四化融合”战略,坚持“生命、生产、生活、生态”四生互动,遵循“宜创、宜业、宜居、宜游”总体要求,按照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总体构想,通过实施重塑动能构架、统筹空间布局、创新推进体制三大战略路径,重构元宝山镇产业生态圈,搭建一业牵动、多业支撑的新型城镇化体系,深度化解赤峰市东部工业走廊产业工人家属生活和就业难题。

    目前,元宝山国际种苗特色小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国内外多家知名种苗企业纷至沓来洽谈合作,元宝山国际种苗特色小镇正在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绿色创新、生态文明、产城人文融合等领域显现出引领示范的强大功能。

    预计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助推和润农业实现年产各类苗木10亿株,打造中国北方最大苗木生产基地,同时可安排建昌营村民就业500余人,增加村民经济收入700万元。

    与此同时,2019年,建昌营村所有耕地都实现了膜下滴灌,机耕路直接修到了地头,高标准建设的农田让本村李文军等几个种植大户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今年仅谷子就至少增产了30%!”村民李文军站在自己的承包地里笑逐颜开。

    如今,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既有农民的丰收梦,更有元宝山国际种苗特色小镇三产融合的美好蓝图,土地增效,农民增收,建昌营村的村民们迎来了“大丰收”。

    “转”企业发展模式让村级资产变“活”

    产业升级,率民走上“富民路”。针对村集体企业众多情况复杂的实际情况,村“两委”积极适应新形势,抓好产业升级,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促进产业相互融合。在深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从“转”字大胆入手,实施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在元宝山区率先成立了村级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审计、评估,将彩霸油漆公司、宝昌金属门窗厂、德汇装饰公司、饭庄、林汇塑业等企业经营权以公开竞拍的方式进行合理转制,既规避了企业经营风险,又盘活了闲置旧资产,同时增加村级收入,又是一个“一举三得”。建昌营煤业公司是镇村股份制集体企业,经公开竞拍后以2670万元成功转制,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1068万元;成功转制并进行技改的泰隆建材公司,年生产高品质红砖5000万块,远销河北、辽宁等地供不应求;具有30多年历史的建昌营饭庄,转制后由过去的年上缴利润仅10万元一跃到现在的年上缴84万元……一个“转”字使沉寂的传统产业“转”出了新活力。

    村企联建,为民打造 “聚宝盆”。建昌营村立足自身资源和产业优势,汇聚村企强大合力,实施村企合作联建,项目联办。以企带村、以村促企,互利双赢,努力走出一条农村基层党建与改革发展相融共进之路,让“企业获发展、村民得实惠、乡村有新貌”。经多次协调,与开发试验区企业大地云天化党总支合作联建,形成村企产销服务合作链条。村建筑公司承揽管廊、厂区道路硬化和花砖铺设工程项目增加收入300万元;承包大地云天化公司厂区的物业和日常保洁,每年增加收入35万元;投资建设了年生产2000万条的编织袋加工生产线,与其签订编织袋订单,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1万元。

    “转”工作作风让基层党建变“牢”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建昌营村党委从抓班子、带队伍入手,从抓好村书记、村主任、村“两委”成员等关键少数做起,不断夯实组织基础,挖掘班子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村党委认真落实“抓制度促党建、抓党建促事业”的思路,结合工作实际着手制订了制度、计划、办法、规定、规则、责任清单、任务分解等共10余项管理制度,并制定考核办法跟进。在党务工作中,牢记“不抓党建工作就是渎职”的工作理念,先后组织完成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和党员日常管理学习制度、“学习强国”学习竞赛制度等。

    村党委强化服务功能,建起“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大力推进三务公开,大力推行‘阳光村务’,大事小情凡是涉及村民利益都要拿出来讨论,让党员干部养成民主决策、办事公开以及自觉接受监督的习惯。

    村党委深入实施党员星级评定,引导党员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参与村庄事务,增强了党员意识,真正做到了让党员“归队”。

    村党委创办微信公众号,建立起村干部党员微信群,第一时间发布有关村庄建设、管理、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和信息,充分调动起了党员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建立村民代表微信群,上级政策信息以及村里的工作都可以通过微信让村民及时知晓。

    发展为了人民让乡村振兴变“实”

    有了转型发展的源头活水,村集体经济得到了迅速壮大,建昌营村村民也实实在在地分享到了改革的红利。多年来,建昌营村“两委”班子一直坚持惠民政策最大化,把如何提升村民幸福指数,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

    村内有高标准建设的幼儿园、高标准旅游厕所,4名专业医疗技术人员在岗的村卫生室;住宅小区125号楼全部进行了节能改造;全村主要街道路口安装高清电子摄像头76个,实现安全监管360度无死角。

    与宝山中医院共建,每年为老年人、妇女免费体检2000人次,为村民开展义诊服务2次;开启“农商行+村党委+村民”合作模式,目前农商行提供贷款8000万元,帮扶500人发展建筑、运输及个体加工等产业。

    同时,建昌营村还是元宝山镇16个行政村中第一个实现管道排污的行政村,元宝山区66个行政村中第一个建起公交汽车站的村。

    不仅如此,建昌营村的各种福利也是周到之至:村里开放洗浴中心,全年50次免费洗浴;实施社区型股份制,村民按人领取分红股金;达到一定年龄的老人有退休养老金,升入大学的孩子有教育奖学金,符合条件的失地村民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全体村民都享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金……多年来,仅股金、退休养老金、教育奖学金、医疗保险金、生活补贴五项福利,建昌营村已累计投入资金1.7亿元。目前,全村累计入社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590名,有1529名村民已享受社会职工养老金待遇。全村入社保率达100%

    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安心无忧的气息在这里真切可感,触手可及。村里倡导文明风尚,“孝顺儿女”“明理公婆”等各具特色的评比活动,每年组织秧歌队、舞蹈队、文艺队联合举办文艺演出,让群众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崇德尚德蔚然成风。每年春节前夕,村“两委”成员一道给全村老党员、困难户“拜年”。老百姓说:“咱建昌营村的老百姓有福,是村党委、村干部给咱撑起的幸福伞啊!”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党中央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也是元宝山区建昌营村的幸福图谱。作为曾经的老典型,如今的转型发展模范村,建昌营村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走出了一条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幸福梦想。

    (建昌营村供稿)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